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也是国家公祭日设立十周年。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就是希望通过国家行动记住这段历史。
十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宣示了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表达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十年来,从个人记忆到国家记忆,从一馆到一城再到世界,合力发出的缅怀之声、警示之声、和平之声,构筑起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永恒记忆。国之耻铭记心中,成为不能忘却的共同记忆;国之殇敲响警钟,凝聚成奋进前行的磅礴力量;国之愿呼唤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更加坚定。
国之耻不能忘,也不敢忘。“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了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超过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一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万人坑”的累累白骨,南京城墙上依旧清晰可见的弹孔,如同刻在中华儿女心头永远的伤疤。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每一次深切的缅怀,都是对民族记忆的唤醒;每一次庄严的纪念,都是对奋斗精神的振奋。十年来,传承的队伍薪火相传,历史的镜子越擦越亮。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组织开展“紫金草行动”,设置“和平许愿墙”签名悼念,举办“烛光祭”,举行“和平之夜”接力诵读……今年国家公祭日系列活动一如既往突出和平主题,表达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祈愿。
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须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矢弗谖,祈愿和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上镌刻的铭文,传递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向往和平的真诚愿望。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在世界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关键当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抉择彰显出大国智慧与担当。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在铭记历史中砥砺前行,须凝聚万众一心的奋斗伟力。回望历史,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必胜信念。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面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我们要葆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凝聚起守望和平、圆梦中华的磅礴之力。
铭记历史,矢志复兴。对历史最深沉的祭奠,就是创造新的伟大历史;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就是谱写新的时代华章。国家公祭日的钟声已经敲响,让我们勿忘国耻,以实际行动圆梦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