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强化问题导向,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短板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一、强化理论武装把好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高校党员干部必须提升政治素养、政治意识、政治觉悟,在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中把准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能偏、党的领导不能弱、教育政治属性不能变。高校党员干部加强政治修养和政治理论学习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是创新工作理念、更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模式、激发工作动力、推进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思想理论武装与业务素质提升、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开展结合不够、不深,是制约多数高校党员干部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的关键因素,极大削弱了以思想引领推动工作科学发展的成效。高校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思想引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党员干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共识,用中央、省委重要精神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党委中心组率先垂范,创新“四个一”理论学习模式,即“学习一个专题,研究一个问题,达成一项共识,推动一项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化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在学习研讨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活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四个一”学习模式在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培训活动中推广应用,把理论学习与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相结合、与党风廉洁建设相结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业务能力提升相结合,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以科学理论、先进思想引领推动工作开展。党员干部培训采用专题讲座、体验学习、分组讨论、典型发言、体会交流等形式,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焦裕禄精神学习、红旗渠精神学习与学校发展目标、发展措施等研讨及教学工作诊断改进、高职创新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强化政治担当,提升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改革创新能力,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合力,激发了干劲,推动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二、突出文化特色强化育人功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建设决定着学校发展质量和特色,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突出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属性,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历史积淀不足、文化定位缺失、文化内涵不深厚,是制约多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素。优化文化育人氛围,深化内涵建设,是高校培育和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品质,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学生成人成才,实现文化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
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坚持“校园大职场”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培育有机结合,深入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建成水文化和职教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升华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品质。建设水利水电仿真实训基地等实训场馆,“实训、景观、教育”相得益彰,融入优秀行业企业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普及水利知识、水文化。建设“足迹”文化景观,以校史和名人典范事迹,传承学校“治黄河、兴水利、除水患,安民生、建国家”的责任担当精神,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开展职业素养、企业文化讲座,开展优秀校友评选及其先进事迹宣传,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开设“水之韵”核心价值观大讲堂,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典型选树力度,开展“敬业爱生”道德模范、“最美水院人”身边好人、大学生年度人物等先进事迹报告会,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
三、推进“五结合”用好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高校思政课要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针对思政课教学与专业建设、学生工作、实习实训不衔接,不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等问题,提出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即专业发展到哪里,思政课就导航到哪里;活动开展到哪里,思政课就延伸到哪里;学生实习在哪里,思政课就覆盖到哪里;网络开通到哪里,思政课就耕耘到哪里;问题发生在哪里,思政课就聚焦到哪里。注重问题导向,探索推进“五结合”,即深化思政课教学与专业建设、与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与网络学习的有机结合,重构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政课合力育人、教研相长机制和网络教学空间,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大熔炉、原动力、大学堂作用。
四、深化工学结合强化实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多数高校存在重专业培养轻思想教育,尤其是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思想教育引导不力等问题。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相融合,构建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提高和思想素质培养高度融合的必然要求。
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将思想教育融入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训过程、融入专业学习和专业素养提升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专业建设以突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校企合作创新“三统一、多样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岗·课·证”相融通的课程模式、“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知识+技能+态度”项目化课程考核模式,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渗透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制定《生产育人章程》,明确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精神、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技能等培养标准,落实生产育人目标。开展“专业全覆盖、师生全参与”技能竞赛,完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机制,使学生“人人有出彩机会”,强化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职业精神培育。
积极推行职业素养导师制,支持师德高尚、阅历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班级职业素养导师,指导学生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的要求,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立顶岗实习党团支部,整合校企德育资源,以职业活动、企业文化活动、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事迹学习等为载体,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
五、创新工作模式激发党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要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高校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要协同互动,党建工作要为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夯实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党建工作为指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针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不够、动力不足、形式单一等问题,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坚持“办学以学生为本、治学以教师为本、兴校以贡献为本”理念,组建特色服务团队,细化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实现服务载体多样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管理一体化,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和项目支持力度,结合难点重点工作,主动对接师生需求,凝练特色、树立品牌,创建富有成效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服务师生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党员干部联系班级制度,推广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师生活动、工作一站式服务、结对帮扶等经验做法,开展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及党建联建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联系贫困村组、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活动,教工党员发挥专业优势,与精准扶贫村贫困户对接,开展饮水安全检测、核心价值观文化长廊建设等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激发党员干部爱党、为党情怀。
六、解决实际问题夯实思政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地气、入人心。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构建“院、系、班”三级心理预警体系和专兼职队伍立体化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促进心理咨询教育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常态化,为思政教育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完善“奖、贷、助、减、补”五位一体的助学机制,开展“诚信之星”“自强之星”“优秀义工”等评选表彰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感恩、自立自强自律观念,提升资助育人成效。将就业指导与理想信念、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专题报告会、就业咨询、职业体验、“一对一”帮扶、女生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搭建学生就业平台,引导学生把职业选择与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
(作者系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